引言

良渚文化,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遗址,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吸引了无数学者和游客的目光。然而,在这背后,是谁在默默守护着这份古老文明的火种?本文将深入探讨良渚文化的传承与保护,揭示那些守护者背后的故事。

良渚文化的发现与考古进程

良渚文化,距今约5300—4000年,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而得名。它是中国古代的一座文化古城,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,是当时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象征。

考古发现

自1936年起,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便开始了。经过多年的发掘,良渚遗址群逐渐浮出水面,其中包括城墙遗迹、宫殿基址、墓葬群等。这些发现不仅让我们见识到古人们的生活智慧和文化文明,也让我们感受到各方对良渚文化的保护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考古进程

  • 1936年至1985年:良渚遗址考古工作主要是单体遗址点的调查和发掘。
  • 1986年至21世纪初:调查和发掘的遗址点数量达到135处,分布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,此时的范围和规模被称之为遗址群。
  • 2007年:城墙遗迹的发现将以往发现的135处遗址点有机地组合为一个古城整体,标志着良渚遗址考古进入都邑考古新阶段。

良渚文化的传承与保护

政府重视与社会支持

长期以来,良渚遗址的保护一直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。结合实际颁布了专项保护法规,制定了长期保护规划,推行了相关保护政策。

考古工作者与守护者

施时英:守护良渚遗址,传承良渚文化

施时英,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遗址管理科科长,自1994年进入良渚文化博物馆工作后,始终奋战在文保一线。他坚持学习钻研,积极参与良渚庙前、瑶山等考古发掘工作,成为良渚文化宣传员。

巡防队:人防技防犬防,守护遗址安全

2020年,良渚遗址文物安全专职巡防队成立,施时英担任领路人。他结合工作实际,牵头建立并不断完善《良渚遗址巡防队管理办法》《良渚遗址巡防队考核办法》等制度,使工作流程和队伍管理更加规范。

良渚文化与亚运会的交融

火种采集仪式

2023年6月15日,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。火种采集仪式上,以良渚文化为元素的文艺节目情景舞蹈音画《良渚之光》惊艳世界,展现了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良渚玉器与亚运会

良渚玉器,被誉为国之王者,代表中国古代工艺最高水平。亚运会火种采集装置外圈采用良渚玉璧造型,亚运会火炬薪火”和亚残运会火炬桂冠”,其设计思想都源于良渚文化的核心元素琮”。

结语

良渚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传承与保护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。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,让这份古老文明的火种得以延续,照亮了我们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