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德丝弦,作为湖南丝弦的主要分支,是一种以唱为主、说唱穿插交替的民间表演艺术样式。它是中国十大地方曲艺之一,也是湖南曲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种。常德丝弦音乐是一种集说(白)、唱(腔)、表(作)为一体的说唱艺术,以唱为主,说、表为辅。代表曲目有《宝玉哭灵》、《鲁智深醉打山门》、《双下山》、《王婆骂鸡》、《昭君出塞》等。常德丝弦主要流行于湖南常德沅江、澧水一带。

常德丝弦的历史渊源

常德丝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,据《常德府志》记载,自晋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传世以来,历代文人雅士如唐刘禹锡、宋苏轼等也多次荟萃桃花源,他们的诗文很近似于常德丝弦的唱词。此后,《桃花源记》被常德丝弦的艺术家们认为是常德丝弦早期的唱词的雏形。

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自古以来歌舞之风颇盛,亦是名人雅士荟萃之地,素有”文物之邦”、”人文渊薮”的美誉。常德丝弦格调高雅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士气息、艺术价值较高,是常德民间文化艺术的土特产;是民族作曲技法的宝库;是民族声乐创新的源泉。

常德丝弦的艺术特色

常德丝弦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. 音乐特色

常德丝弦的音乐特色主要体现在旋律优美、节奏鲜明、音色丰富、和声协调等方面。其旋律以五声音阶为基础,兼用七声音阶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

2. 表演形式

常德丝弦的表演形式多样,有独唱、对唱、合唱、说唱、表演唱等。表演时,演员们以常德方言说唱,以扬琴、琵琶、三弦、京胡、二胡等弦乐器伴奏。

3. 情感表达

常德丝弦在情感表达上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,演员们通过说唱、表演等形式,生动地展现了湖南人民的生活、情感和思想。

常德丝弦的传承与发展

常德丝弦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,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传承人和艺术家。他们通过教学、演出、创作等形式,不断丰富和发展常德丝弦的艺术内涵。

1. 传承人

常德丝弦的代表性传承人是朱晓玲和谌晓辉二位女士。她们在传承常德丝弦的过程中,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承,还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。

2. 演出

近年来,常德丝弦在国内外演出频繁,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。通过演出,常德丝弦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。

3. 创作与改编

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,常德丝弦的艺术家们不断进行创作与改编,将传统曲目与现代元素相结合,使常德丝弦更具时代气息。

结语

常德丝弦作为湖南丝弦的主要分支,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民间艺术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常德丝弦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和喜爱常德丝弦,让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